蔡一郎的部落格

Yilang's Blogger

顯示具有 舊金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舊金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RSA Conference 2019 國際資安會議-後記

Published by Yi-Lang Tsai under , , , , on 4/08/2019 12:19:00 上午
每年在舊金山舉辦的 RSA Conference,可以稱得上是全球最大的資安產業聚會,不論從與會的人數、展覽場的攤位數,幾乎每一年都是打破前一年的紀錄創造歷史新高,而會議的多元化也是全球最完整的,與資安有關的議題,都能夠在同一個會議中找到,而今年剛好參與的國際資安組織 Cloud Security Allinace 成立十週年了,更見證了十年前談雲端服務到目前看雲端服務幾乎已成了生活的日常,這次也有機會與在CSA一同成長的夥伴聚聚,彼此交流與再次感受到資訊世代交替以及這十年來資訊科技的進步。
圖.拍攝於CSA 10週年

圖.拍攝於RSA Conference 2019

不論是經營會議或是組織,都需要有議題以及能夠切合目前與未來的需求,因此每年的 RSA Conference 都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與,我想這個是一個重要的關鍵,當然大環境對於資訊安全的需求與日俱增,更成為一股推動的力量,在國外看展與參加國內的展覽,其實最大的不同在於在國外的展會,絕大多數是由設備或是服務平台的「原廠」來參加,不論大大小小的攤位,一定都可以找到熟悉展出產品的技術人員進行詢問,而其熱絡的程度如果未參加過的人是很難體會的,在目前這個發展快速的時代中,如果手邊有資源,或是有機會參與國際間的大型資安會議,行萬里路一定可以勝過讀十年書,而且如果對某一產品有興趣,大可直接詢問不瞭解的地方,這個應該是學習新技術最好的方式之一,閉門造車或是請國內的經銷商來介紹,其實都無法如原廠講得清楚,這個當然與國內的生態有關,多數的原廠在台灣配置的人力資源其實滿有限的,多數得依賴代理商以及經銷商在市場上行銷。
圖.拍攝於RSA Conference 2019

主題演講的場次,是每年一定會安排前來聆聽的,一來聽到最新的資安發展趨勢,也能夠瞭解不同的資安威脅,是否有適合的解決方案,或是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新興的威脅,避免企業遭到攻擊時而損失慘重,上萬人同時在一個超大的會場中,這個也是國內所無法達成的,主要在於國內現有的市場規模其實除了靠政府支持的一些資安計畫之外,其實每年可用的資安預算實在是相當的短少,而產業對於資安的需求,除了有前瞻思維的管理階層能夠意識到資訊安全防護的重要之外,大多數的企業很多是買台防火牆就以為能夠做好資安的防護了,資安認知的不足,是推動資安產業與需求上的一大挑戰,大環境不好更是會將僅有的資源投入生產製造或是研發產業,資訊安全的議題當發生了再說吧。
圖.拍攝於RSA Conference 2019

從七年前將Cloud Security Alliance 引進台灣,在當時大家都害怕使用雲端平台,最常聽到的就是「不安全」,但是仔細一問為何認為「不安全」,多數聽到的答案是「因為放在雲端上,我看不到資料在那,當然是我無法信任它的安全」,相隔數年後,現在基本上所有新興的應用平台,都是在雲端平台上發展服務,透過網路與使用者端介接,進行身份的認證以及資料的傳輸,從以前推廣雲端安全聯盟所發佈的「雲端安全指引 (CSA Security Guidance)」,配合開放式稽核框架(OCF, Open Certification Framework)發展出來的CSA STAR認證,目前國內已有超過七家的雲端服務供應商取得,由此可知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將會是企業或是雲端服務成功的因素之一。
圖.拍攝於RSA Conference 2019

有時候當資安事件發生時,往往大家就會關心「事件影響的範圍?」、「事件怎麼發生的?」、「系統管理人員是否有疏失?」、「系統是否遭到駭客的入侵?」等,這些問題其實有超過一半的機率是找不出真正原因的,因為許多的證據有可能在遭受攻擊的過程,就已經遺失了,或是在處理事件的過程,因為人為或是系統上的問題,而無法留存足夠的資料,以證明發生的事情緣由,對於事件的處理其實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處於「被動」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出事了再開始找原因。

而預警的觀念則必須與情資系統相整合,如果可以掌握到發起大量攻擊前的情報,或是因為一份中繼站的威脅名單,而能夠快速的找出企業內有問題的主機,加以處理與預防,避免後續資安事件的發生,可以達到災前預防的成效,再配合所截取下來的資料進行威脅獵殺(Threat Hunting),強化預防的成果,建立一穩定可靠的資情來源,對於企業本身的資安維運而言,可以一改過往單純依賴資安設備所制定的規則,而僅能由這些規則所觸發的日誌紀錄進行分析。
圖.拍攝於RSA Conference 2019

端點的防護對於目前高涵蓋的網路接取而言,成為最重要的一塊,很早從事資安工作時,其實就常聽到許多資安前輩說「防毒軟體無用論」,姑且不論是真是假,或是單純從不同的觀點解讀所謂的防毒軟體,這些對於目前的時代,都是已經過時的思維,目前在進行威脅獵殺時,最重要的是當發現可疑的行為時,是否具備「主動防禦」的機制,這個機制的啟動絕對不能依據傳統的特徵比對的方式,而是應該採用更具智能的使用者行為分析,透過端點所掌握的使用者行為現況進行分析,再加以判斷是否要有所行動。
圖.拍攝於RSA Conference 2019

每年的 RSA Conference 個人最喜歡來看的就是「 Innovation Sandbox Contest」以及不同主題的 Village,另外同一個會場旁邊還有剛起步的小公司或是開發團隊,努力的介紹產品,希望能夠獲得投資人的青睞,許多不錯的點子,其實可以應用到目前工作的環境中,除了可以改善資安平台的功能之外,也可以擴展這些平台的應用。
圖.拍攝於RSA Conference 2019

在主題演講的會場出來,可以看到一幅全牆面的講師名單,這些講者都是在全球知名的人士,雖然透過國際資安組織的連結,也認識其中幾位,不過有時候考量邀請來台灣分享的成本實在是非個人所能負擔的而有所婉惜,看著全球資安領域的發展,可以做為國內發展國際市場的借鏡,如果單純的只希望在國內經營,其實就直接與國際脫軌了,更不能在發展許多資安解決方案或是標準時,沒有參與國際資安組織的工作小組,更不用說往後希望在國際上可以認可國內所發展的標準。
圖.拍攝於RSA Conference 2019

如何把資安做得更好,從技術面具有前瞻性,建立完善的資安管理架構,清楚律定企業應合規或是遵循的資安政策,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如何做到 There is nothing but striving for perfection. You want to get better and better. 我想這是所有資安人應該學習的目標,與大家共勉。
圖 .拍攝於RSA Conference 2019會場

會議網站: RSA Conference 2019


商業驅動下的資訊安全 (Business Driven Security)

Published by Yi-Lang Tsai under , , , on 4/09/2017 05:35:00 下午
資訊安全在最近這幾年可稱得上是發展迅速的領域,不過資安領域並不是一個新的領域,打從有資訊科技的發展,就存在著資訊安全的問題,個人擁有的第一台電腦是八位元電腦,還靠著磁帶、磁碟片做為儲存媒體的世代,當時對於資安的需求,真的只有希望資料不要遺失,因為這些儲存媒體可能會受到許多外來的因素,如果受損就無法救回了,相較於當下對於資料儲存的方式,真的是相當的原始,不過卻是當時最好的方案,所以重要的資料,往往需要放在整理盒甚至是防潮箱中。

今年最大的資安會議-RSA USA 2017一樣在美國舊金山的 Moscone Center 舉行,接連著幾年參加下來,發現隨著資安議題越來越熱門,會議的規模每年都是不斷的成長,從與會人數到參展的廠商,每年都創新高,也證明了越來越多資安的議題受到重視,而且也驅動著資安產業的發展;近幾年來雲端服務盛行以及物聯網的發展,讓傳統的資訊服務型態發生了轉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許多的網站導入虛擬化的架構,新創的服務更是大量的往雲端服務平台邁進,一夕之間雲端成了資訊科技的顯學,在產業的解決方案中,從虛擬化的技術、服務備援的架構、公有/私有/混合雲的服務方式,都引領著企業開始將傳統的資訊系統轉換成雲端服務的平台。

每年 RSA USA 的會議主題都會隨著當年度的趨勢來擬定,從 2016年的「Connect to Protect」到今年的「Business Driven Security」就不難看出未來資安產業的發展趨勢,已經從去年的建立資安防禦的邊界,到今年需要進一步的由商業的角度來思考資安的防禦,早期的資安防禦大多以「自以為是」的建置方式,例如:覺得需要有網路的存取控制,就來買台防火牆(Firewall),需要偵測一下網路上的異常通訊,就建置個入侵偵測系統(ID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如果需要立即阻擋的話,就昇級成入侵防禦系統(IPS,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再來覺得需要對網站服務進行應用層次的偵測防禦,就來建置個網站應用程式的防火牆(WAF,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耽心電子郵件夾帶釣魚郵件、惡意程式、惡意連結等的威脅,就來建置個電子郵件閘道,就連這幾年來熱門的APT攻擊,在資安產業中都有發展出相關的解決方案。

圖.攝於RSA 2017

在商業需求為導向中所發展出來的資安防禦,改變了傳統「先入為主」的觀念,這個也是個人常常與朋友分享的,資安的威脅與攻擊的技術,發展的速度大多數都比資安的防禦機制來得快,且能夠針對現有的資安防禦機制進行「繞道」的攻擊,利用資安管理上的弱點或是技術建置上的失誤,就成為攻擊者最有用的管道,每年的 RSA 年會,都有相當多的主軸,這些分軌的議程,主要以當時最需要解決或是熱門的議題為主,這也就是為何每年都有這麼多人與會的原因。

在許多的企業當中,也許因為近幾年資安事件頻傳,大大小小的資安事件在媒體的廣為報導之下,讓許多的人開始意識到資安的重要,因為資安越來越重要,尤其在第一銀行的事件之後,開始投入許多的資源,其中也包括資安人員上的需求等,都希望把「資安」做好,不過資安技術的特性與其它的資訊技術最大不同在於,資安技術的生命週期遠短於一般的資訊技術,而且大多是在所有服務都是正常的時候,就需要解決與面對可能會發生的資安問題。


圖.攝於RSA 2017

最近這幾年興起的打Wargame的資安學習模式,透過CTF的競賽活動,不斷的強化本身對於資安問題的分析能力,雖然企業還是覺得找不到資安的人才,不過應該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看這個問題,在不同的商業營運需求下,對於資安的需求原本就不相同,第一個面向是精通弱點的分析,第二個面向是企業營運需要的資安技術,前者主要是由資安分析的角度來看待系統或是應用服務的安全,大多數的競賽環境,都是由舉辦單位刻意設計出來的,供做為競賽的題目;後者主要的資安技術,在於需要能夠保護企業的資通訊系統或是網路應用服務平台,也因此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會有這樣的認知上的落差,也許可以從今年的會議主軸 Business Deriven Security 來解答,不過對於基礎資安人才進行廣泛的深耕培育,不論未來發展成那個資安領域的高階人才都是有幫助的。

今年的 RSA USA 會議中,由 SANS 辦理了 NETWARS 的競賽活動,許多與會人員也都來試試自己的解題能力,題型涵蓋的面向滿廣泛的,而且由舉辦單位 SANS 屬於高階資安的培訓組織來看,希望參與的人員能夠解開的題目,也分成了不同的難易度。

圖.攝於RSA 2017

關鍵設施所使用的資通訊系統平台安全,涵蓋了 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以及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近來幾年也成為重要的資安重點防禦的目標,主要在於許多的 SCADA 系統都開始進行數位化,包括了資料收集與處理的方式,以及通訊的架構也開始採用乙太網路,而今年的議題的規劃還特別安排了 IoT and SCADA: Lessons Learned and Case Studies 的主題,現場的議程都以物聯網與 SCADA 安全議題有關,並且在 IoT Village 準備了一些設備供與會人員進行弱點測試。

圖.攝於RSA 2017

當自動化科技與智慧工廠結合時,不論自動化控制,或是虛實整合系統 (CPS, Cyber Physics System),當連上網路之後,對於資訊安全的要求,就涵蓋了整個系統的運作環境,當未來智慧家庭與智慧城市結合之外,一個融合雲端服務(Converged Cloud)的世代即將來臨。

圖.攝於RSA 2017

今年的參展廠商數再次突破了歷年的紀錄,邁向了500家的門檻,除了國際級的資安大廠,一些國內常見的資安品牌,也有一些國內少見的資安產品,甚至是新創的公司,面對不同的世代或是對象,就形成了各式各樣的資安解決方案,如果想要在展場中找到適合本身需求的產品,建議最好能夠事先做好功課,才能夠有效的找到適合的產品。

圖.攝於RSA 2017

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 Distributed Denial-of-Service)的攻擊對於國內許多企業而言成為最大的資安威脅之一,對於受到攻擊的目標,往往能夠在短暫時間內造成影響,尤其以DDoS的攻擊而言,需要更進一步評估資安產品的有效性,包括了偵測的機制、應變的機制以及該產品的全球化支援能力,區域聯防的機制,對於DDoS的攻擊威脅而言,更是評估的重點項目。

圖.攝於RSA 2017

在國內大力推動資安產業的同時,在國際的資安盛會中,有能力與勇氣參展的廠商卻寥寥可數,而且都還是單打獨鬥的方式,其實應該可以參考一些國家的作法,由政府單位出面整合,德國政府的作法就相當值得政府單位參考,而不是單純的喊喊口號,不過有鑑於目前國際政府局勢,也許藉助於全球性的資安組織,例如:CSA, Cloud Security Alliance、也是一條可行的作法。

圖.攝於RSA 2017

「資料」、「資訊」、「情資」,可以簡單的視為取得有用情資的三部曲,近年來開始興起的資安情資交換,不同的廠商都推出了資安威脅、預警分析的平台,可見有用的資安情報,對於企業營運的重要性,在有限的資源之下,如果能夠取得重要的資安情報,可以快速的建立資安防禦的邊界,不過這樣的平台在國內卻比較少見,因此傳統的資安防護機制建置,都以硬體的思維來看待資安的情資,不過在雲端時代大量使用虛擬化的技術,新興的營運平台不斷的出現,就不再能夠以傳統的防禦觀念來看待新的雲端時代。

圖.攝於RSA 2017

能夠入選到前十名的 Innovation Sandbox 團隊,都是全球在資安領域創新應用相當凸出的團隊,有著與以往不同的創意,改善現有的資訊服務或是創造一個全新的服務型態,利用參賽的過程,除了可以獲得實質的鼓勵之外,最重要的是可能會被其它的新創投資人(VC, Venture Capital) 看上,而加速產品化或是整合到產業中的契機,因此每個團隊無不卯足全力,希望可以脫穎而出,其中亦不乏還在學的學生或是研究人員,這點在國內大量的推動「亞洲∙矽谷計畫」的同時,如果還是沉浸在以往科學園區成功經驗之中,只重視基礎的設施建置,卻忽略了人才的參與,並且給予新創事業需要的環境支持,如果連同在亞太區的新加坡都無法相比,亞洲矽谷就只是一句不切實際的口號了。

圖.攝於 RSA 2017

智能化的時代已逐漸來臨,未來商業的型態將會進入下一個世代,目前人工智慧應用於機器人或是智能機械的領域越來越廣泛,許多的金融或是百貨服務業,都開始導入自動化的服務型機器人,希望能夠提供給客戶更專業或是直接的服務,利用語言、表情、手勢等人類的溝通方式,來提供更多樣化與專業的服務,跟 Pepper 互動了一下,不知道是否因為放在美國的關係,只能用英語跟他(她)互動,最近剛好看到商業週刊介紹無人經濟大國-新加坡一文,未來的世界,在我們的生活週遭應該得跟機器人共同生活的時代,已經越來越近了。

圖.攝於美國舊金山

未來的與生活相關的商業服務型態,將會影響著資訊安全的發展,包括了未來的趨勢以及需要面對的問題,尤其在目前網路化程度越來越普及的時代,每個人的資料分散在網路上的許多地方,演算法決定了我們能夠掌握的資訊,大家所熟悉的社群網路,改變了傳統資訊傳播的模式,也改變了大家對於資訊安全的定義,創新商業營運模式下的資訊安全,將讓我們面對更多樣化的挑戰。

參考資料:
RSA Conference https://www.rsaconference.com/

舊金山-春之旅

Published by Yi-Lang Tsai under , , on 3/09/2012 12:59:00 上午
舊金山,是一個充滿回憶的城市,許多要轉往美國內陸的城市,也都會在舊金山的機場轉機,像我個人比較喜歡在這轉機,舊金山的機場不像洛杉磯那麼的複雜與繁忙,而且在這也有許多的人文歷史,都與華人有深切的關係,這次利用會議結束到搭機前的空檔,隨心走訪了一些景點,在當地好友的帶領下,也到Regional Park走走,美國的天然資源真的不少,開著車不需太遠就可以接近真正的大自然,這個可是在台灣地小人稠的環境下無法體會的。
因為白天有空的時間並不多,還是想要回味一下漁人碼頭的螃蟹滋味,雖然可以在從Market St.走到碼頭,不過時間有限順便讓同事搭一下舊金山特有的Cable Car,所以還是花上每趟6元的票價,直接前往碼頭區,很多第一次看到舊金山纜車的人,都會覺得很奇怪,要搭的纜車,怎麼沒看到纜繩呢?其實舊金山的纜車,纜車是安裝在軌道的下方,然後透過駕駛的控制,來掌握纜車的動作,而且有些路口,還有十字路口,這時候就不得不佩服當時建設舊金山纜車的工程師,在設計上的巧思。
碼頭區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學歷史的老婆沒一起來,所以我也不可能知道身旁邊的建築物是什麼時代的風格,或是什麼樣的時空背景,而有這些古蹟的存在,不過走在這些歷史建築的旁邊,頗有時空交錯的感覺。
終於來到漁人碼頭(Fishermans Wharf)了,看這個地標上的螃蟹,就知道在舊金山的海灣,主要的特產應該就是牠了,不過這邊的法律規定,是不能捕捉太小的螃蟹,避免對生態造成過多的影響,每次來漁人碼頭,一定都會照一下這個地標,代表到此一遊囉。
附帶一提,如果下次是自己開車來這,這邊的停車費可是不便宜,20分鐘就要3美元,有夠貴的,難怪整個停車場也沒什麼車子。
終於吃到此行的主角-螃蟹,這邊的螃蟹料理方式,主要採直接水煮的方式,在這邊滿多家都在賣螃蟹還有一些相關的海產,不過以個人試吃過其它海產料理的感覺,還是以螃蟹為首選的推薦,但這個僅是個人的偏好,不代表其它的東西不好吃喔。
既然在碼頭邊,又可能有人會餵食物,所以經常都聚集了一堆海鳥,在等著看有沒有機會撿到東西吃,不過以環保的觀點,建議還是不要讓海鳥吃人類的食物比較好,避免影響大自然的生態。
因為整個舊金山其實滿大的,因此如果想要有不一樣的旅遊經驗,可以租一台小黃包車,雖然只有兩人座,不過如果是情侶或是夫妻兩人的話,到是可以租一台來享受兩人世界,也是一個滿好的體驗,不過應該算是改裝的機車,所以還是要記得戴安全帽才行,
這次來舊金山剛好是春天,所以許多公園都有滿漂亮的花卉可以觀賞,在氣溫只有十度左右的天氣下,鮮艷的的顏色倒是為生活空間帶來了些許暖意。
39號碼頭的海獅,算是到訪舊金山的遊客必要的景點之一,這些海獅在這生活了下來,也讓碼頭更多了些趣味,原本是遊艇停靠的碼頭,上面都睡滿了許多的海獅,不過個人比較前幾年的照片,今年的海獅又少了許多,不知道是否是有其它的原因,讓海獅越來越少了,這些可愛的動物,還是希望能夠妥善的保護牠們,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以前的海獅可是滿到前面的牌子這的,所以比起五年前所拍的照片,果真少了很多。
商場出來的旗海與螃蟹,在微風中增添了許多的愜意,路上遊客來來往往,有時候講的是那一國的語言,一下子也聽不出來,有時候就算仔細聽,只能確定講的不是英語,至於是那裏來的,也是聽不出來,不過看來真的滿多人慕名而來。
Coyote Hills Regional Park在好友家附近,十幾分鐘的車程,就來到這滿有原始風味的公園,前幾天剛下過雨,部份的地方已經開始有綠意的感覺,再過一段時間,應該就會是滿地綠油油的草地了。
在廣大的草原上有一大群放牧的綿羊,身上的毛才剛理過,不仔細看還真的不知道是綿羊,這樣的景象也是在美國或是之前去過的加拿大才有過看。
松樹的松果也是很飽滿的,不過大多數的種子都已隨風飛逸到遠方了,只留下樹上沒有種子的果實。
這個公園的旁邊就是舊金山灣的最底端,水已經很淺了,開始長了一些水草類的植物,不過雖然已經是底端了,這個面積還是很廣大的。
此行到舊金山參加會議,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稍加停留,只能重點的造訪幾個景點,也體會一下當地的生活,算是滿大的收獲。